加入我们  |   English  |  常见问题 
 
 首 页 新闻动态 主要任务 成员风采 了解ICCBG 加入ICCBG
当前位置:Home > 新闻动态 > 综合报道
我所韦毅刚研究员荣获世界苦苣苔协会“突出贡献奖”
时间:2025-11-07  来源:桂林植物园  作者:辛子兵  点击:

  日前,世界苦苣苔协会(The Gesneriad Society)将“突出贡献奖”颁发给了我所韦毅刚研究员,以表彰其在过去三十年时间里为苦苣苔科植物研究与保护做出的突出贡献。韦毅刚研究员是迄今为止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位华人。

  据悉,世界苦苣苔协会前身为成立于1951年的美国苦苣苔协会,致力于苦苣苔科植物的鉴定、培育、繁殖和保育方面研究工作,2006年正式变更为现名,会员遍布世界各地。该协会多年来保持不变的是协会会员的多样性,包括分类学家、园艺家、植物繁殖工作者、产业家、杂交育种工作者、收藏家、旅行者和苦苣苔科植物业余爱好者等,相互间一直进行着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该协会于1977年设立“突出贡献奖(Awards of Appreciation)”,旨在表彰以一项或多项卓越贡献惠及协会的个人。

  世界苦苣苔协会颁发给韦毅刚研究员的“突出贡献”奖荣誉证书

  苦苣苔科植物具有很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是极具中国、广西特色的“明星”类群,我所第一任所长陈焕镛院士是中国苦苣苔科植物研究的奠基人。自1995年以来,我所韦毅刚研究员带领团队进一步传承和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研究,并与我所其他团队一道继续深耕,进一步强化了我所在该研究领域国内乃至国际上的优势地位。

  为加强对中国原生苦苣苔科植物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利用,2011年5月,韦毅刚研究员与世界苦苣苔协会保育分会联合主席、美国的Stephen Maciejewski先生共同倡议建立“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得到了我所和世界苦苣苔协会的大力支持。2014年4月1日,“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GCCC)”在我所正式挂牌成立,并先后在贵州省植物园、安徽大学、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上海植物园、湖南省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园成立了6个分中心。2020年10月,“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被国家林草局认定为“国家苦苣苔科种质资源库”。此后不久,“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苦苣苔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也于2021年1月落户于我所。这种“三位一体”格局的形成,使我所成为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研究领域的领头羊。

  据统计,“国家苦苣苔科种质资源库暨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自成立以来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13项;主编出版专著《华南苦苣苔科植物》,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144篇(其中SCI收录92篇);发表苦苣苔科植物新属3个、新种93个(含种下等级),其中3个新种于2019-2021年连续3年被选为中国年度高等植物新分类群的代表物种,并荣登《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封面;以第一育种人自主培育的6个苦苣苔科植物新品种获国家林草局植物新品种权、220个新品种获国际植物新品种登录证书;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授权各1项。

  多年来,韦毅刚研究员带领团队针对中国苦苣苔科植物多样性丰富但受威胁严重的问题,构建起从植物多样性调查、濒危现状评估,到种质资源保存与创新利用等方面的系列研究链条,为特色苦苣苔科植物优异品质挖掘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该研究团队在苦苣苔资源调查、引种栽培、杂交育种、保护生物学比较及迁地保护和相似地回归等方面获得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先后获得广西自然科学奖2项、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新华网、央视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大型纪录片《漓江》等对相关研究工作和成果进行了报道。

  “国家苦苣苔科种质资源库暨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团队成员

“国家苦苣苔科种质资源库暨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园区一角

 

相关信息:

No Related News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新闻动态
综合报道
工作进展
成员消息
科研进展
国际园讯
视频新闻
推荐资讯  
陕西省“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西安植物园分会场“2016青年植物学者研讨会”
陕西省“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
最近更新  
热门点击  
Copyright © CUBG 2013-ICCBG 2022 - 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办公室   滇ICP备13004273号-2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 勐腊县 勐仑镇   电话:0691-87133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