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在园区名人名树园蔡公村隆重启动“守护国保——第二届热带珍稀濒危植物展”。本届展览以“守护国保”为核心主题,通过活植物展示与科学普及深度融合的形式,系统向公众呈现了丰富多彩的热带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旨在切实提升社会公众对植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关注度与参与意识。

珍稀濒危植物展海报
本次展览规模显著,共汇集热带珍稀濒危植物109种,分属36科。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物种达82种(含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18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64种),列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的物种43种,收录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的受威胁物种34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受威胁的物种52种。展品涵盖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多种类型,来源广泛,生境多样,充分展现了热带植物适应环境的独特策略与生存机制。

展览重点展示了具有极高生态价值与科研价值的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如望天树、东京龙脑香等;亦呈现了兼具重要药用价值与观赏价值的物种,如金毛狗、龙血树、虎颜花等;同时,关注了因多种因素致危的物种,如天星蕨、多歧苏铁等,以及据报道已在野外灭绝、目前仅在国内少数植物园进行迁地保护的极端濒危物种——细莪术。
为深化展览教育功能,版纳植物园精心筹备并配套发布了系列科普解读材料,详尽介绍了展出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存环境、当前保护态势及主要保护途径。此次展览不仅是对我国丰富热带植物资源的一次集中宣传展示,更是对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积极倡导与实践。我们期望通过此类活动,有效引导公众理解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重要性。

珍稀濒危植物展现场
本次“守护国保——第二届热带珍稀濒危植物展”展期为10月1日至10月15日。版纳植物园作为国际知名的热带植物科学研究机构,长期致力于热带植物的保护、研究与可持续利用工作。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既是版纳植物园在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与公众教育领域成果的集中体现,也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认知热带珍稀植物、增强自然保护意识的宝贵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