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分类学期刊Tawania发表了由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田代科研究员等联合考察发现的越南秋海棠6个新物种,分别为:北山秋海棠Begonia bacsonensis D.K.Tian, T.S.Hoang & B.Chen,马氏秋海棠Begonia maciejewskii D.K.Tian, T.S.Hoang & W.G.Wang,文史秋海棠Begonia sui T.S.Hoang, D.K.Tian & B.Chen,潭洒秋海棠Begonia thansaensis D.K.Tian, T.S.Hoang & W.G.Wang,武崖秋海棠Begonia vonhaiensisT.S.Hoang, D.K.Tian & W.G.Wang,三角锥果秋海棠Begonia pyramidata D.K.Tian T.S.Hoang, W.G.Wang & B.Chen。这6种秋海棠均分布于越南北部,其中前5物种为石灰山生长的侧膜组(sect.Coleocentrum),三角锥秋海棠为东亚秋海棠组(sect. Diploclinium),现并入Platycentrum组(https://taiwania.ntu.edu.tw/pdf/tai.2025.70.320.pdf).

1、北山秋海棠Begonia bacsonensis D.K.Tian, T.S.Hoang & B.Chen
以模式产地Bac Son(北山)命名,本种特产于石灰岩生境,根茎类,植株低矮,叶片暗绿色,常有不规则斑纹,花淡黄绿色,部分个体颜值高,可筛选为优良观赏植物。

2、马氏秋海棠Begonia maciejewskii D.K.Tian, T.S.Hoang & W.G.Wang
以现任美国秋海棠协会会长Stephen Maciejewski的姓命名,本种特产于石灰岩生境,根茎类,全株光滑,叶片暗绿色,有大小不等浅绿斑,花淡粉红色或粉白色,颜值高,可作为优良观赏植物。

3、文史秋海棠Begonia sui T .S.Hoang, D.K.Tian & B.Chen
以越南凉山植物爱好者Hoang Van Su的名命名。本种特产于石灰岩生境,根茎类,植株较高,叶片绿色,近光滑,无斑纹,花较小、粉红色或粉白色,但观赏价值不高。

4、潭洒秋海棠Begonia thansaensis D.K.Tian, T.S.Hoang & W.G.Wang
以模式产地Than Sa(潭洒)命名,本种特产于石灰岩生境,根茎类,叶片革质,较硬厚,叶背面通常呈红色,花小、淡黄绿色,观赏价值较高。

5.武崖秋海棠Begonia vonhaiensis T.S.Hoang, D.K.Tian & W.G.Wang
以模式产地Von Hai(武崖)命名,本种特产于石灰岩生境,根茎类,植株低矮,叶片暗绿色,常有不规则灰白或浅绿色斑纹,花较小、淡黄绿色,观赏价值较高。

6.三角锥果秋海棠Begonia pyramidata D.K.Tian T.S.Hoang, W.G.Wang & B.Chen
以果实的形态命名,本种产于土山,根茎类,全株被毛,叶片绿色,无斑纹,花近白色,有一定观赏价值。
2023年10月27日—11月10日,在美国秋海棠协会(American Begonia Society,ABS)的野外考察项目经费资助下,田代科研究员联合本单位陈彬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王文广工程师,在越南林业科学院Son Thanh Hoang研究员的帮助下,对越南开展了为期2周的野外考察,重点考察了秋海棠属植物,收获很大,一共发现了约25个新种,9个越南新记录(2024年已发表),对越南北部的秋海棠属植物多样性有了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开展合作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秋海棠属是植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大属,也是21世纪新种数量增加最快的开花植物属级类群,现已发现近2200个物种(https://padme.rbge.org.uk/begonia/),预计全球实际种类超过2500种。我国秋海棠属植物的多样性异常丰富,已知近270种,物种数量仅少于印度尼西亚,且仍然有许多新种待发现和描述发表。越南北部和我国广西是秋海棠属侧膜组的分布中心,很多种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但分布往往十分狭窄,因此在开发利用的同时需要注意资源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