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第十五届海峡两岸人工湿地研讨会江西分会场在庐山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台湾)中山大学水资源研究中心、台湾湿地学会和武汉纺织大学联合主办,山东师范大学和江西省、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共同承办。江西分会场活动由庐山植物园负责具体筹备与执行工作。
海峡两岸的36位专家学者(其中台湾专家代表有台湾中兴大学终身特聘教授林幸助、(台湾)中山大学杨磊教授、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陈章波研究员和谢蕙莲研究员等22人,大陆方面主要代表有大会主要召集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吴振斌研究员、周巧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为东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王宗平教授等14人)组成的代表团齐聚庐山,围绕湿地生态保护、湿地植物资源与研究应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实地考察。
会议期间,代表团先后考察了鄱阳湖湿地、芳兰湖湿地公园、庐山植物园鄱阳湖分园湿地植物种质资源圃、庐山植物园本部园区以及如琴湖湿地等多处科研与景观基地。考察过程中,代表们重点调研了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技术,并针对人工湿地在水质净化、生态韧性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展开多场现场研讨。
 
为加深两岸文化情感交流,庐山植物园组织代表团参观植物园百年杉廊、温室和珍稀濒危植物专类园等,魏宗贤书记向其介绍植物园九十年的发展历程。庐山植物园胡宗刚研究馆员向参会代表赠送亲笔签名的《庐山植物园九十年》一书。
此外,庐山植物园精心设计了一套具有收藏价值与实用功能的纪念品,包括席位牌、记录本、签字笔与水杯:席位牌正面印有专家姓名,背面饰以植物当归横切面图案,形态似庐山三叠泉,并题有“根脉连枝血同源,山河未圆且当归”,寓意两岸同根同源、共盼团圆,同时可作挂件使用;记录本扉页刊印庐山植物园简介,并围绕园训“乞得种树术,将以疗国贫”撰写纪念文字,彰显植物园的使命与担当;水杯绘有庐山植物园特色植物图案,美观实用。
 
本次研讨会不仅展示了我园在湿地植物资源保护、湿地生态修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推动了两岸在生态环保和科研合作方面的深度交流。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此类两岸学术交流对共同应对环境挑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庐山植物园将继续发挥科研与平台优势,搭建高水平的两岸学术交流桥梁,为促进两岸科研合作、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