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   English  |  常见问题 
 
 首 页 新闻动态 主要任务 成员风采 了解ICCBG 加入ICCBG
当前位置:Home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华南植物园揭示专性互惠关系宏观演化可持续的维持机制
时间:2025-11-12  来源:华南植物园  作者:scbg  点击:

  在专性传粉-寄生系统中,动植物生活史紧密关联,二者之间存在高度特化的互作关系,即一种植物依赖特定的一种动物传粉,同时该动物以植物作为唯一寄主。而在群落尺度上,动植物互作呈现出模块化的网络结构。这种极端特化的生物互作关系通常被认为是脆弱且易灭绝的,但专性传粉-寄生系统在长期的演化历程中仍然保持可持续存在,其内部的维持机制仍缺乏检验。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罗世孝研究员团队以协同演化的专性传粉-种子寄生系统叶下珠-叶下珠蛾(leafflowers–leafflower moths)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地理尺度上针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三个大陆群落和五个海岛群落中算盘子属植物与叶下珠蛾(头细蛾)的互作模式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专性互惠关系维持的宏观机制。主要结果为:(1)局部和区域尺度下,动植物之间均存在显著的交互特化关系;(2)大陆群落中动植物互作网络呈现出显著的模块化,但海岛群落互作网络的模块化属性存在变异;(3)局部尺度的动植物互作网络不存在嵌套,但区域尺度下的互作网络呈现出显著的嵌套性,这种嵌套性主要是由物种水平的寄主迁移所导致的。这种宏观尺度下的嵌套促进了专性互惠关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的可持续性。研究成果以“Network structure variation across scales offers clues to the macroevolutionary persistence of specialized mutualisms”为题在线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的旗舰刊物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英国皇家学会学报 B:生物科学》,自然指数期刊,生物和进化领域top期刊)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已毕业硕士张连婕为论文第一作者,罗世孝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园外合作副导师David H. Hembry(James Madison University)为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助理研究员郝凯,博士生孙启林,已毕业硕士吴有恒、刘婷婷,以及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姚纲为共同作者。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文章链接: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pb.2025.0926

  图1. 该研究的八个研究地点,包括三个大陆群落和五个海岛群落。

  图2. 大陆和海岛群落的算盘子属Glochidion植物多样性

  图3. 不同地理尺度下的叶下珠(算盘子属)与叶下珠蛾(头细蛾)的互作网络

 

相关信息:

No Related News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新闻动态
综合报道
工作进展
成员消息
科研进展
国际园讯
视频新闻
推荐资讯  
最近更新  
热门点击  
Copyright © CUBG 2013-ICCBG 2022 - 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办公室   滇ICP备13004273号-2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 勐腊县 勐仑镇   电话:0691-87133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