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   English  |  常见问题 
 
 首 页 新闻动态 主要任务 成员风采 了解ICCBG 加入ICCBG
当前位置:Home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我园在热带喀斯特森林树木生长差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5-09-25  来源:庐山植物园  作者:闫玉梅  点击:

  热带森林是全球碳水循环的核心,但亚洲热带喀斯特森林却面临独特的挑战——石灰岩地貌导致土层浅薄、裂隙孔洞密布,土壤水分“存不住、留不下”,干旱成为树木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尽管植物功能性状与树木生长间的关系已有广泛研究,但不同叶片习性(常绿/落叶)树种的季节生长与耐旱性状间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我园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范泽鑫团队,以西南热带喀斯特森林为研究对象,连续4年用生长环监测12个优势树种(6种常绿、6种落叶)的茎生长动态,同时结合17种叶片和枝条的功能性状,揭示其耐旱性状对树木季节生长差异的调控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常绿与落叶树种的耐旱性状存在差异,其中常绿树种拥有“安全导向”的水力系统-其导管直径更小,导管密度更高,总叶片厚度和上下表皮更厚,且水分利用效率(iWUE)更高。而落叶树种则表现出“效率导向”特征-其导管直径更大,水分运输效率更高,在旱季可通过落叶避免水分的流失。

  进一步研究发现,热带喀斯特森林中常绿树种的雨季生长速率与耐旱性状显著相关:导管密度越大、叶片厚度越大、水分利用效率越高,雨季生长速率越大;而导管直径越大,生长速率越小。这意味着常绿树种的生长依赖“耐旱能力”,安全的水力系统与保水的叶片结构让它们在干旱的环境中得以持续生长。落叶树种的生长速率与耐旱性状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它们更多是通过“落叶避旱”的策略,在雨季快速利用水分生长,较少依赖复杂的耐旱性状的调控。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正是这种差异化的水分利用策略,让常绿与落叶树种得以在喀斯特森林中很好的共存。常绿树种靠“耐旱”立足,全年保持叶片存在,通过高效保水与安全的水力系统,在旱季维持基本的生理活动,拥有更长的生长窗口;落叶树种则更多的靠“避旱”取胜,在旱季落叶减少消耗,雨季集中生长,用短期高效利用资源弥补生长周期的不足。

  相关研究结果以“Drought tolerance traits explain differential stem growth rates of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trees in a tropical karst forest”为题发表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Plant Diversity》 (IF2025=6.3)。庐山植物园为本文第一署名单位,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闫玉梅博士为本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范泽鑫研究员为本文通讯作者,付培立和张志勇博士共同参与了该研究。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113307, 31770533, 31870591)、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项目(xbzg-zdsys-202218)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pld.2024.08.001

 

相关信息:

No Related News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新闻动态
综合报道
工作进展
成员消息
科研进展
国际园讯
视频新闻
推荐资讯  
最近更新  
热门点击  
Copyright © CUBG 2013-ICCBG 2022 - 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办公室   滇ICP备13004273号-2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 勐腊县 勐仑镇   电话:0691-87133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