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Isolation effects and soil properties driv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inOrmosia microphyllapopulations”为题的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Reports(IF 2025=3.9,JCR1区,中科院3区),我所为第一单位,广西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团队、广西科学院特色植物保育及利用创新团队成员、我所韦霄研究员和唐健民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我所杨一山研究实习员为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植物研究所基本业务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
被称为“广西紫檀”或“小叶紫檀”的小叶红豆不仅是中国特有种之一,还是红豆属中唯一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该物种地理分布狭窄,仅分布于中国的广西、贵州、福建、广东等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及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其自然资源匮乏,种群更新缓慢且长期以来受到严重的盗采。
该研究以6个小叶红豆野生种群为对象,通过测定其土壤的理化性质并利用Hyper-seq基因测序技术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探究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对其种群间遗传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布于天坑中的小叶红豆居群遗传多样性较低,天坑环境的单一选择作用和种群的奠基者效应可能是其原因之一。另外,天坑居群也与其他居群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IBD检测结果表明,喀斯特天坑特殊的地理隔离和种群间的地理距离可促进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另外,土壤中的K、TK含量也会促进小叶红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6个小叶红豆种群的土壤特性分析

6个小叶红豆种群的系统发育分析(a,b)和主成分分析(c,d)

6个小叶红豆种群的遗传分化分析(a)、IBD检测(b)和IBE检测(c)
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小叶红豆的生态适应性及进化潜力,还可以为生态恢复、物种迁地保护及种质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5-09432-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