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   English  |  常见问题 
 
 首 页 新闻动态 主要任务 成员风采 了解ICCBG 加入ICCBG
当前位置:Home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华南植物园在红树林恢复对滨海蓝碳影响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时间:2025-07-29  来源:华南植物园  作者:scbg  点击:

  红树林是全球生产力最高的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已有研究证实,红树林恢复能够增加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但其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尚不明确。土壤有机碳根据其稳定性和形成过程的不同,通常被划分为颗粒态有机碳(POC)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然而,滨海湿地矿物质丰富,受潮汐周期性影响,矿物不仅能够结合细粒有机质,还能直接与植物来源的粗粒有机质结合。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解析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及其对红树林恢复的响应,有必要将MAOC进一步拆分为粗颗粒态有机碳(cMAOC)和细颗粒态有机碳(fMAOC)。

  研究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以珠海淇澳岛滩涂及其附近的无瓣海桑和秋茄恢复样地为研究对象。我们通过测定三条样地土壤中POC、cMAOC、fMAOC的含量,并进一步分析fMAOC中铁结合有机碳和钙结合有机碳的含量,探讨红树林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红树林恢复显著增加了土壤中各类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其中稳定性最高的fMAOC增幅最大。进一步分析发现,铁结合有机碳在fMAOC的变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贡献大于钙结合有机碳的影响。总体而言,本研究表明,红树林恢复不仅能够增加蓝碳的固存量,还能通过矿物-有机质的相互作用增强其稳定性。这一发现表明,红树林恢复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自然解决方案,用于缓解气候变化。

  相关研究成果以“Mangrove restoration enhances blue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its stability in a subtropical tidal wetland”为题发表在英国生态学会经典期刊Functional Ecology上。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研究生黄幸运为论文第一作者,王法明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带一路”国家与国际科学组织联盟等项目的资助。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1365-2435.70121

  图1. 红树林恢复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图2. 红树林恢复对细矿物结合态组分中钙结合态有机碳和铁结合态有机碳的影响

  图3. 红树林恢复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和稳定性的过程和机制

 

相关信息:

No Related News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新闻动态
综合报道
工作进展
成员消息
科研进展
国际园讯
视频新闻
推荐资讯  
最近更新  
热门点击  
Copyright © CUBG 2013-ICCBG 2022 - 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办公室   滇ICP备13004273号-2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 勐腊县 勐仑镇   电话:0691-87133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