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们  |   English  |  常见问题 
 
 首 页 新闻动态 主要任务 成员风采 了解ICCBG 加入ICCBG
当前位置:Home > 新闻动态 > 科研进展
昆明植物所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香薷族的分类学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时间:2025-11-03  来源:昆明植物园  作者:向春雷  点击: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联合多国科研人员,在唇形科香薷族植物分类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成功构建了该族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系统发育框架,为该类群植物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分类学基础。

  香薷族是唇形科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类群,包含香薷属Elsholtzia Willd.、香简草属Keiskea Miq.等8个属约70余种植物。其中,许多是著名的药食同源植物,如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on、东紫苏Elsholtzia bodinieri Vaniot等。该族植物呈现典型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格局,除马香草属Collinsonia L.特产北美外,其余类群主要集中分布于东亚地区,特别是我国西南地区。然而,由于取样不足和分子数据缺乏,该族的属间系统关系长期存在争议,香简草属和香薷属被多次证实为多系群,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昆明植物所向春雷团队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李波团队联合韩国、日本、泰国、俄罗斯等多国学者,开展了迄今为止取样最全面的香薷族系统发育研究。基于多基因联合分析的结果确认了香薷族的单系性,并将其划分为五个主要支系,同时确认香简草属、香薷属及紫苏属均非单系类群。基于分子数据、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证据,研究团队提出了全新的属级分类方案:建议扩大紫苏属的界定范围,将香简草属和石荠苎属并入其中;同时从香薷属中拆分出密花香薷属,恢复其合法属名Paulseniella Briq.,用于容纳传统上归属于香薷属的三个物种。经过重新界定的香薷属成为一个单系群,并可进一步划分为五个亚分支。

  该研究是继研究团队首次明确香薷族界限(Chen et al. 2016, Taxon)和其系统位置(Li et al., 2016, Scientific Reports)后,在该族系统分类学研究上取得的又一重要进展,不仅厘清了族内各属的界限,还编制了反映最新分类系统的分属检索表,并提供了密花香薷属和紫苏属的全球物种名录。相关成果以Two in, one out: a comprehensive phylogeny of the tribe Elsholtzieae (Nepetoideae, Lamiaceae) sheds new light on its generic delimitation为题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协会会刊Taxon上。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李波研究员为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向春雷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了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

  基于叶绿体DNA序列矩阵构建的香薷族系统发育树

 

相关信息:

No Related News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新闻动态
综合报道
工作进展
成员消息
科研进展
国际园讯
视频新闻
推荐资讯  
最近更新  
热门点击  
Copyright © CUBG 2013-ICCBG 2022 - 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办公室   滇ICP备13004273号-2   地址:云南省西双版纳州 勐腊县 勐仑镇   电话:0691-87133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