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知名植物学期刊PhytoKeys发表了由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田代科研究员等联合广西中医药研究院胡仁传副研究员、广西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周锦业高级工程师在广西考察发现的两个球茎类秋海棠新种:狭苞秋海棠Begonia angustibracteata D.K.Tian & R.C.Hu和白石山秋海棠Begonia baishishanensis R.C.Hu & D.K.Tian,分别为田代科研究员课题组本年度发表的第八和第九个秋海棠属新物种。
1、狭苞秋海棠Begonia angustibracteata D.K.Tian & R.C.Hu
该种以其苞片狭长而小的特征而命名,主要分布于林下或山谷阴凉处石壁,植株低矮,叶心形,疏被灰白短柔毛,苞片狭长,花较小,淡粉红色,光滑,雄花被片4,雌花被片3,胎座不裂,子房下方花柄常有具1小苞片。本种分布于广西桂平市和横州市,外形近似紫背天葵,但花期较迟、子房每室胎座不裂。

2、白石山秋海棠Begonia baishishanensis R.C.Hu & D.K.Tian
该种以模式产地桂平市麻垌镇白石村的白石山命名,目前仅发现于白石山的丹霞地貌悬崖上的岩壁、石穴或草丛中。植株较矮小,叶两面被灰白短毛,花小,粉红色,光滑,雄花被片4,雌花被片3,子房胎座裂片2。本种为已知现有国产球茎类秋海棠开花最早的物种,其外形近似丹霞秋海棠,但叶片较大而硬,子房胎座裂片2而不同。


狭苞秋海棠(三角形)及白石山秋海棠(圆形)的分布情况
秋海棠属隶属于葫芦目(Cucurbitales)下的秋海棠科(Begoniaceae),是植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大属,为十大植物属之一,现已发现近2200个种,我国秋海棠属植物的多样性极为丰富,而且最近每年都有新种被发现和描述发表,说明资源还远未被调查清楚。广西是仅次于云南,我国秋海棠资源丰富的地区,近10年来在广西发表的秋海棠新种数量最多。此两个球茎类秋海棠新种的发表进一步增加了该地区的秋海棠属植物的多样性,也为我国球茎类秋海棠的多样性和演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观赏植物资源及创新利用课题组供稿
|